“中國”這個名詞,是當今世界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中國製造”也是許多人難以抗拒的購物對象,至於“中國威脅論”就更是被炒得喧天價響。像中國這樣一個幅原廣大、人口眾多的國家,一舉一動,備見瞻觀,吸引國際注意,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拿破崙曾經說過︰中國是一只睡著了的獅子,當它醒來時,天地都將為之震動。由中國近來發展的種種跡象顯示,中國這頭睡獅,的確已經醒來了。其實,中國更像一頭大象;有人說,當大象走動時,草木皆隨之顫動,而我想說︰大象的龐大體積,為它嬴得了百獸的尊敬,大象的高度,讓它瞭望到草原的盡頭,而大象的長度(長長的鼻子,喻中國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讓它嗅覺到叢林的未來,但是大象生性平和,從來沒有人見過大象生吃野免、活吞羚羊。同樣的,中國是過去、現下與未來世界衣冠文物的寶藏,正如大象被尊為萬獸之王。那么為什麼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卻要戴上一副“恐懼的眼鏡” ,來透視中國的和平發展呢? 嚴格說來,近代的美國,曾經有過三波“中國熱”︰第一波產生於中華民眾共和國建國之初,第二波為尼克森總統1972年2月訪華前後,第三波就是鄧小平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代,現下流行的中國熱,可以算做第四波。在這四波熱潮之間,美國的政,學,新聞界編造過“中國機遇論”、“中國崩潰論”、“中國糧食威脅論”、“中國威脅論”、“中、美複雜關係論”、及最近的“中國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論”等等。與此同時,這些理論的內容,也逐漸由意識型態的論述,轉向於現今經濟的、政治的、外交的、軍事等方面的某種合作與對立,以至逐漸影響及於美國民眾的心理與日常生活。 美國民眾在享受中國快速經濟發展帶給他們的物美價廉碩果之餘,有一部份人,因為受到了“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將中國人當做了潛在的敵人、將中國當做潛在的敵國;也有些人,將他們對世界經濟全球化後個人所產生的不滿,歸罪於中國。這種立場,原因於缺乏對中國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外交、軍事各方面、以及中國所面對的難題的了解。所以本文將由這些角度出發,舉證論述,反駁 “中國威脅論” 的缺乏根據與理性判斷。
■ 中國的歷史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東方文化的搖籃。中國從夏、商、周朝,歷經一統天下的秦及後來的漢、隋、唐盛世,以至於10世紀之後的宋、元、明、清。在漫長的帝王封建時代,有過登峰造極的輝煌與燦爛,最後於1911年革命成功, 結束帝製,建立了第一個亞洲共和國。在浩瀚的歷史洪流中,有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和目前大陸與台灣的分裂局面;分分合合,有分有合,但統一的時期,遠遠超過分裂的時代,因此也留下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名言。中國的歷史文化,淵遠而流長,光輝而燦爛。但是在近代,卻因為滿清的腐敗,從1839年鴉片戰爭開始,就備受西方列強和日本的侵略與欺凌,割地賠款,喪國辱權。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割讓台灣給日本之後,中國已正式淪為一個半殖民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以一國之力,單獨同時對抗地球上所有列強國家的侵略,這是世界人類史上,唯一一次的慘痛記錄。後來,又有八年的對日抗戰,中國死傷了3,500萬軍民,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傷總數6,200萬人的60%︰山河變色、草木哀戚。中國人深深明燎體會戰爭的痛苦,至今還要面對大陸、台灣分裂57年的局面。現下,中華民族又一次,從戰火的灰燼裡浴血重生,昂首站立。正因如此,今日的中國,倡導世界和平,在海外沒有派遣一兵一卒,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抗拒戰爭;除非受到嚴重的生存威脅,或為了捍衛主權領土的完整,中國不會輕易啟動戰爭機器,威脅其他任何國家。
■ 中國的文化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黃河流域與尼羅河、恆河、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域,同為人類五大古文化發祥地之一。中國的文化充滿多元性,有儒、法、道、墨各家學說之外,還揉和了佛教、伊芳斯蘭教及各種民俗宗教的影響,無所不包,罄竹難書。但無可置疑的是,儒家思想(孔子思想)幾千年來的教化,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和血脈中的成份。近代歷史上的幾次文化運動,包括近期的文化大革命,都無法徹底去除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的深刻影響。 1) 儒學是一種內斂性的文化,注重社會和諧與長治久安,對外邦不具侵略性。簡而言之,它提倡︰ 2) 為政者要有德,為民表率,行王道,以民為本,而民眾有權力推翻暴君。 3) 社會以家為本,講究孝道與和睦。個人的價值先在家中定位,再延伸到個人與其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上司,個人與國家,以至個人與宇宙合而為一的境界。儒學講究實際,不事鬼神,對宗教極具包容性。 以仁,義,禮為社會的規範,以達到愛人如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境地。 除了中國固有的文化,中國人近百年來也大量吸收外國文化;譬如2004年,中國從美國引入圖書4,000多種;從英國引入2,000多種;文藝演出方面,俄羅斯也有280多個團契到中國演出。又中國現有電腦上網人數為1.1億,1998年時僅100萬,預計到2010年會增加到2.5億人;世界上有3,000萬人在學習中文,但中國有1.7億人在學習英文。 著名的山莫爾、杭亭頓教授(Samuel Huntington)所警示的衣冠文物衝突,不會肇因于中國文化,因為中國文化充滿包容性,又崇尚“和為貴”,況且,近代的中國人,不斷渴望學習與吸收外來文化,尤其是代表近代西方衣冠文物的美國文化。只要衣冠文物能對話,就不會有衣冠文物的衝突。杭亭頓的中國文化威脅論,顯示出他對中國文化認識不夠,甚至只限於名詞上的了解,而沒有親身的體會,他把文化差異等同於文化衝突,而沒有注意到中國文化裡求同存異的包容力量十分巨大,他的課堂講說,抵觸了中國的文化特質。
■ 中國的經濟 中國的“一、二、三、四”指的是︰外匯存底世界第一,石油消耗量世界第二,貿易額世界第三,經濟總產量(GDP)世界第四。在過去的28年裡,每年GDP以平均9.4%的速度穩定增長。如今,外國企業在中國有44,000多家,佔有率為60%,全部投資為600億美元,三分之二的美國公司說在中國能賺錢,其中42%坦承在中國的利潤高於世界其他地區,事實上,中國是當今世界上跨國企業能享受巨額利潤的唯一國家。日本在中國的投資,讓日本2005年的GDP多增長了0.8%。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會讓美國的GDP到2007年時,增加0.7%;它已經讓美國人的個人收入在2000年時,增加了500美元,到2010年時,會增加1,000美元。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額,也由1979年的21億,增加到2005年的6,100億,26年之間,整整翻了290倍。美國2005年的貿易逆差為7,266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逆差額為2,016億,約占28%。但中國為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其他東南亞地區、美國及歐洲產品的加工廠,僅亞洲地區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就有1,400多億。這些加工後的終端產品輸往美國,而造成了帳面上誇大了的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再以道統的方法,計算雙方的貿易差額,不但產生誤導,製造無須有的貿易磨擦,也明顯缺乏公正性。如果再以此為基礎,運用政治壓力,強迫民眾幣急遽地大幅升值,造成打擊中國中小型企業的基本生存,動湯銀行金融的穩定,或引起中國採取強硬的報復措施,則會導致中美兩敗俱傷的嚴重後果,甚至威脅到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穩定。 德國《經濟周刊》駐華記者法蘭克、賽倫(Frank Sirren)說過︰為了提升世界影響力,美國用的是武器,歐洲用的是價值觀,中國用的是商品;發達的國家如德國,也逐漸要被一個不發達的國家迎頭趕上,這在世界史上還是首次。小小的“中國製造”標籤,讓全世界的人受惠,中國民眾的血、汗和雙手,每天十七元美金的廉價勞動力,推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機遇,也衝擊了競爭與進步。中國是工廠也是市場,沒有中國,非洲人買不起腳踏車,日本經濟無法重現生機,歐洲將沈滯不前,美國人也得節約購買耶誕禮物。
■ 中國的政治 相較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政治制度,就經常受到以民主政體為傲的美國的批評。但是,除非能夠有效的解決貧窮與落後的問題,民主對中國沒有任何價值;民主也不是能用槍炮、飛彈強加於他國而建立起來的。民主的建立與完善,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水準,歷史文化背景及民眾的心理狀態;它的基本原則與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但是不同的國家,可以有不同的模式。 美國的民主,是全民式的民主,每個法定選民都具有投票權,兩個對立的主要政黨,都可參與提名競選。但是,許多選民不具備專業水準的政治判斷力,所以容易受政客操弄,候選人也經常為籌募競選經費,而為金錢或特殊利益集團所左右。中國實行的是一黨專政的威權式統治。中國共產黨現有7,080萬黨員,多為社會精英份子,並且接受黨校政治訓練,具備政治專業知識,代表各級民眾,行精英統治。中國近年來提倡實踐黨內民主、黨外協商,以及鄉鎮地方級的全民選舉,這更適合中國的國情現況,歷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的習性。中國社會注重家庭倫裡,以家為本,國家就像一個大家庭;就像在一個道統大家庭裡似的,成員尊重家長的決定,家長徵詢成員的意見,以協商而非投票的模式,做出決定,要求各人遵守,而個人也要求家長對整個家庭,負擔重責。 中、美政治體制不同,各有利幣。中國不願意重蹈國、共兩黨互鬥,國家分裂的覆徹。中國的政治制度對美國沒有威脅作用,因為共產化美國是一個不存在的妄想。中國的政治首要是本國的除貧及現代化;當一個國家還有1.5億民眾每天收入僅為1美元,2億盲流穿梭於擁擠城市的大街小巷,尋找僅可溫飽的低薪工作,如果美國人這時做出對中國政治不夠民主的批評,顯示他們不了解中國,也不明白,經濟問題不能僅由政治手段解決,民主也絕非能治療百病的萬靈丹。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在抓緊政權,穩定社會,大幅度實行經濟改革開放的28年間,曾使3億民眾脫貧,並成為落後及開發中國家的典範。這種實質的成就,必須毫無疑問的歸功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成效。當然這些初步的成果,離完善法製的理想,依然遙遠,但是羅馬也不是一天造成的。美國的民主發展,從1863年林肯總統的“人,生而平等”,到1963年民權領袖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想”,經歷了100年的發展,非裔美國人才獲得投票權。1820年代,美國國力發展開始起步時,人口僅有1,000萬,中國在從事和平發展的今日,人口卻有13億,是美國當時的130倍,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必然因為問題的難度,與時代背景,而有所不同。中國己經找到了一條可行之路,那就是,唯有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才能保障長期與和平的經濟發展。
■ 中國的外交 中國有十四個領土相接的鄰國︰蒙古、俄羅斯、北韓、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史丹、阿富汗、塔吉克、姬兒吉史丹和哈薩克。中國秉持睦鄰政策,和平解決領土糾紛,並和東南亞國家積極進行區域性的合作。中國與北韓在朝鮮戰爭時,曾一同並肩作戰,戰後中朝關係漸行疏遠。中國在六方會談中曾盡力斡旋了三年多,試圖化解朝鮮半島核危機,但2006年10月9日朝鮮的核試爆,粉碎了中國的期待。中國是北韓最大的援助國,包括提供90%的石油,及45%的糧食等。中國在朝核問題上,已盡外交全力,緩和衝突,做出對維護世界和平的努力,這是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的,美國十分需要中國的幫助。中國對中東的和平與穩定,保持高度的關切,並且對伊芳朗核危機的解決,投入巨大的努力;中國反對一切制裁的手段,認為那是霸權主義的象徵。中國堅持國際間必須持之以耐心,循外交手段解決爭議,這是中國以和為貴傳統文化精華的展現,很少美國人能真正理解與親身體驗,這種中國文化精髓所表現出來的深刻意義與影響,僅有一部份美國精英,已經覺悟到,與中國保持友好而穩定的関系,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此外,中國與歐盟、阿拉伯世界,拉美、非洲、南太平洋島國家,都進行著旺盛的貿易與交流。中國主張“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不干涉他國內政”,並參與了許多國際組織。中國主張不結盟、行獨立自主的外交,並積極成為一個國際上負責任的大國。這一切都證明了“北京共識”的成功與受到國際的接納,“中國外交威脅論”是無中生有,不攻自破的。
■ 中國的軍事 中國人飽受戰爭的痛苦,至今依然傷痛於台海分裂的局面。中國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貧窮落後。中國渴望和平發展,不會不自量力地強出頭、妄稱霸,更不會無端叫板美國。但中國深知,和平發展必須在和平有保障的環境下,才能順利持久地進行。同時,中國在迅速成為經濟大國之後,以及在被美國要求,必須成為一個國際間負責任的利益相関者的情況下,中國需要具備與其大國地位相稱的軍事力量,以保護自己的能源、其他資源,國家安全,以及顯示實力。中國過去十年的軍費,每年皆以10%以上的比率增長,2006年的成長率為14.7%,佔國家總支出預算的7.4%。但是,中國2006年軍費總額350億美元,相較美國的4,190億,僅為8.3%,人均國防支出尚不足27美元,為美國人均的五十二分之一;美國在関島駐軍一年的軍費,就是中國全年軍費的一半。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經多次在國際場合,批評中國軍費支出不夠透明化,中國代表對此已做了強而有力的答辯︰中國的軍費支出,也許不如美國所想知道的透明,但是美國,做為一個軍事透明化的國家,為什麼卻在世界上發動了這么多場的戰爭?拉氏無言以對。 中國目前在世界各地沒有派駐一兵一卒,在其他國家的領土上,沒有建立軍事基地,170年來也未曾發動過侵略戰爭。做為一個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中國沒有對戰敗的日本,要求割地、賠款,這種寬大為壞的“仁道”精神與作為,實根深於其固有道統文化中“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理念,為其他國家所不具。中國不會從事盲目的軍備競賽,這不僅是因為有蘇俄崩潰的前車之鑿,而是深信,戰爭只能征服一時,卻無法長治久安。中國既沒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也沒有這種能力,在現下與未來,都將全力致力於八億貧困落後農民的生計改善,中國的軍事建設,完全出於國防自衛以及遏製台獨。中國目前沒有可以進行遠洋作戰的藍水海軍艦隊,未來30年都不可能對美國珍珠港發動海上攻擊,核武規模很小,高科技軍備也遠遠落後於美國幾十年,“中國軍事威脅論”是缺乏根據、誇張數據、有意造謠的謬論。
■ 中國的難題 在中國方面,經歷了毛澤東時的 “全民時代”, 鄧小平 和江澤民的 “精英時代”, 胡錦濤想要造就的是一個“和諧社會”的時代,以達到更大程度的社會公正與經濟的均等,只有社會和平,才能保障持續的發展。僅管中國與西方先進國家的政治體制不同,中國共產黨與先進國家社會民主政黨的理念,在社會公正與經濟的均等方面,卻不謀而和。目前,中國的難題有︰ 1)高失業率︰官方失業率為4-5%,由於經濟體制改革,下崗工人驟增,實際失業率遠高於此,某些偏遠地區甚至高達20%。中國的高GDP主要集中於基礎建設、房地產等少數領域,無法快速及大量增加工作機會。 2)醫療保險花費,僅占全國生產總值的5.5%,只有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受惠,87%的鄉村人口,必須自己花錢看病。在教育方面,中央政府每年只花費800萬元民眾幣,來幫助1.14億文盲,平均每位文盲的教育費為七分錢,還不到美金一分錢。中國決心將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9年。 3)鄧小平“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市場主導的經濟,也造成了巨大的城鄉差距與貧富懸殊。中國的城市像歐洲,而農村像非洲,中國成了歐洲與非洲的共同體。中國的絕對貧困者逾2,300萬,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中國仍有近8億農村人口,生活狀況落後,需要轉業升級。醫療、升學、住房成了中國老百姓頭上的“三座大山”。 4)在經濟繁榮,GDP連續高升28年的表象內層,存在著急待改善的問題,譬如效率不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中國GDP約占世界的5%,但消費的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水泥占世界的25-40%,擁有自主智慧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佔世界的0.3%,99%的企業沒有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已的品牌。中國工廠比日本多無數倍,但能生產成套設備的工廠很少,有世界上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最能吃苦耐勞的民眾,但缺乏技術熟練的產業工人及組織管理能力。一位在中國六年多的日本人認為︰中國的工廠猶如血汗工廠,離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只能是一個初級產品加工地,難以達到世界工廠的標準。 5)中國為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進口量占世界總量的7%。2005年中國40%的石油靠進口,2010年增加至50%,2030年增加至80%。石油的消耗總量也將由2005年的1.3億公噸,增加為2020年的3億公噸,中國開始擔心能源短缺的問題。中國目前三分之二的能源靠煤,礦坑意外事故多,也造成嚴重的污染。中國急需發展再生能源與核能,以彌補自身能源的不足。 6) “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市場主導的經濟,也逐漸造成唯利是圖,社會風氣敗壞,官場貪污腐敗的惡習。此外,數據顯示,中國的私人財富有80-90%集中在黨員、高於及其親屬手裡,政治精英與財富精英,幾乎已經成為同義辭,民間的抗爭事件也急遽增加。中國必須切記,絕對的權力,會製造出絕對的腐敗,反貪反腐,以匡正社會風氣,避免天怒人怨,已經使實行法治變成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7) 中國的河流、水源、海灣,空氣及土壤污染嚴重,森林缺乏,已到了危害健康的地步。經濟奇跡的背後,是嚴重的生態破壞,而中國的執法者,未能有效遏止懲罰違規者,長此以往,將無可喝之水,無毒之魚蝦,不致癌的空氣,其惡劣的影響,將不遜於全民吸食鴉片(吸食高GDP鴉片),過份追求高成長GDP,罔顧生態環境, 猶如飲鳩止渴,和平發展,將何以繼? 8) 中國的一胎化政策,成功的在30年內就達到了發達國家百年才成功的人口控制,但也種下了人口老化,未富先老的後遺症。中國現有65歲以上高齡人口約1億,占總人口7.7%;2010年時,將達到1.7億,占總人口的12.5%;2020年時,將增為2.43億,佔總人口的17%;2030年時,60歲以上高齡人口將增為4億,為歐洲15個國家的人口總和。中國的產業尚未升級,一胎化造成高齡人口百分比的急增,為下一代人口的生活水準,投下了巨大的變數。 9)當全世界的熱錢都湧向中國,急遽地增加中國的外滙存底,進一步壓迫人民幣升值之時,中國的銀行對金融風暴的抗性微弱,猶如打一場金融的鴉片戰爭,銀行呆帳龐大,政治力又經常介入銀行非法操作,昔日今日,勝算兒何?中國必須痛定思痛,記取教訓,強力而堅定的改革金融系統,懲治貪腐勢力,逐步市場化,這是中國成功轉型為市場經濟體的陣痛期。中國對民眾幣升值的幅度與速度,和每天浮動的限度,應以中國的國情與國家利益為依歸,發展出適合中國的市場經濟機制。
結論 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和平的、革命性的經濟改革,它的初步成果,已經獲得了全球的矚目,在這一連串的內部改造過程裡,中國也增進了它對世界進一步的了解,以及它在21世紀所將扮演的世界角色的認知,這些新的衝擊,讓中國繼續修正並調整它對內及對外的政策,尋求新的平衡點和秩序。“北京共識”所彰顯的中國模式,和“中國製造”一樣,也衝擊著全世界;它給窮國帶來希望,落後地區樹立發展的典範,也給發達國家創造雙嬴的局面,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截至今日,中國所獲得到的所有“軟實力”,都是不用一兵一卒,以和平的模式取得,這就是不具侵略性的中華文化,再一次的展示它的輝煌與發揚光大。 中國和平發展的道路,遙遠而漫長,依然充滿著荊棘與險阻,因為這是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泥濘之路,一切要憑著老祖宗付與中國人的智慧去面對與解決,中國現代化的根基也十分薄弱,但是,經歷過無數的風風雨雨,中國走過來了,中國人也熬過來了,這天底下,就再沒有什麼可怕的、做不了的事情,扛不起的重擔。因此,“中國威脅論”也會像路邊的野草,山間的亂石,不會、也不可能阻擋得住,一個意志堅強的行旅者,到達到達站的步伐與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