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 2006( 中國澳門 )

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促進祖國完全統一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 宗教系 教授 趙士林

 
 

 

我的發言和一段個人經歷密切相關。說來令人感慨。將近二十年前, 1988 年 7 月 14 日 ,以陳立夫為首的三十四位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提出了一項旨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議案︰“中國文化統一案”。這項議案的實出特色是把統一的基礎放在文化上,明確地提出了“以中國文化統一中國”的構想。

“以中國文化統一中國”,是一個富於建設性的構想,受到了兩岸輿論界的普遍歡迎。在時任文化部部長的 王蒙 先生的指示下,文化部政策法規司責成我寫一篇回應陳立夫等人提案的文章。文章完成後,文化部將其轉呈時任國家主席主管對台工作的 楊尚昆 先生, 楊尚昆 先生將文章批轉當時的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文化部以此為契機,決定於 1989 年 10 月在西安召開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促進祖國統一的國際會議,並於 1989 年初邀集各方人士在政務院第二招待所召開了預備會議。會議由時任文化部次長(主管對台文化交流工作)的 王濟夫 先生主持, 王蒙 先生出席會議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後 來由於某種原因正式會議未能舉行。 ( 王濟夫 先生於 1999 年 4 月 6 日 ,率團在台灣進行文化交流,因突發心臟病,從樓梯摔下造成重傷,後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可以說是為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而殉職。)
將近 20 年過去了,海峽兩岸許多致力于祖國統一的仁人志士已相繼謝世,海峽兩岸的政治經濟情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祖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香港澳門的成功回歸,體現了一國兩制構想的英明偉大與切實可行。幾代領導人關於台灣回歸祖國、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談話深入人心,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亦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台灣當局中的台獨勢力背棄起碼的政治承諾與公信,越來越猖獗地妄圖將祖國寶島台灣分裂出去。台獨勢力的倒行逆施不僅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唾棄,同時在世界的公理與良知面前也越來越孤立。祖國完全統一的大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凡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貢獻聰明才智。逝者如斯,時不我予。統一大業,寄諸來者。基于這樣的認識,我願意在這裡接續二十年前的思路,面對海峽兩岸的新情勢,提出以文化交流促進祖國統一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貫徹“四誠”精神,構建兩岸和諧。
胡錦濤主席在 孫中山 先生誕辰 140 週年紀念大會上指出,兩岸中國人完全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真誠相待、坦誠相商,精誠團結、熱誠合作。
“四誠”的提出,其情切切,其誼融融,令天下炎黃子孫無不動容。胡錦濤主席提出“四誠”,為建構海峽兩岸和平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持、情感動力與道義原則。“四誠”鮮明地體現了中國道統文化最可寶貴的精神價值。“誠”是中國道統文化最重要的道德範疇之一,《四書》之一的《中庸》,核心範疇就是“誠”,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孔子之后兩大儒孟子和荀子對“誠”的看法。孟子講︰“反心而誠,樂莫大焉”,荀子講︰“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大家知道,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兩位大思想家在很多方面都是唱反調,但唯獨對於“誠”,卻見解一致。《周易》講“修辭立其誠” 《說文》講“誠 , 信也”,以後“誠信”就經常連用,成了一個詞了。總之,“誠”在中國道統文化中,是宇宙的最高本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最高原理,是政治的最高準則,是處世的最高信條。胡主席提出“四誠”,體現了坦蕩的政治襟懷,同時也體現了深遠的文化訴求。貫徹“四誠”精神,就能為建構兩岸和諧關係打下堅實深濃的文化基礎,為促進祖國完全統一創造充分可靠的文化條件。我們知道,台灣的那個陳水扁,從政治到人格,從公德到私德,都令人不敢恭維,而他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不“誠”,違反承諾,背信棄義,數典忘祖,出爾反爾,他是一點誠信都不講啊﹗

 

二、“三力”並舉,兩翼先行,逐步創造統一基礎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大業,需要開展多方面的艱苦複雜細致深入的工作。我將這些工作概括為三種力量,就是︰政治上發揮強大的感召力,經濟上發揮強大的吸引力,文化上發揮強大的凝聚力。
政治上發揮強大的感召力,要求我們為統一創造盡可能廣泛的、最大公約的、起碼底線的、從而為海峽兩岸都能充分普遍認同的政治基礎。胡錦濤主席在 孫中山 先生誕辰 140 週年紀念大會上具體明確與充分高度地評價 孫中山 先生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福祉而無私奉獻的一生,在政治上無疑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發揮這種政治感召力,一方面能夠最廣泛地團結愛國統一人士,另方面又能最大限度地孤立台獨分子。
經濟上發揮強大的吸引力,要求我們充分發揮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雄厚實力與巨大潛力,為祖國台灣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與後盾 , 要求海峽兩岸進行更緊密的、多方面的、多模式的經濟合作,充分地體現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形成合力,優勢互補,良性循環,實現雙贏,為祖國統一提供強大的經濟動力。
文化上發揮強大的凝聚力,要求我們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台灣同胞的認同感,這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大業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與途徑。例如在許嘉璐副委員長的大力倡導與親自參與下,以中國民主促進會為背景的“海峽兩岸中華道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已連續舉辦四屆,每屆均有大量台灣各界人士參加,取得了積極的影響與良好的效果。甚至有台灣“泛綠”人士參加研討會後毅然轉變立場,擁護祖國統一。
實現祖國統一,政治為中堅,經濟與文化為兩翼。在目前海峽兩岸的具體情勢中,三力並舉,文化與經濟兩翼先行,這樣就能逐步為統一創造堅實廣泛的經濟文化基礎,以收水到渠成之勢,最後實現政治的圓滿收官。

三、樹立統一從文化始的戰略意識

樹立統一從文化始的戰略意識,著眼於“中國文化”來促進統一,可說是一種避實就虛、避難就易的設想。為什麼?不管兩岸各界對“中華文化”及其發展前景具有怎樣不同的評價、理解、構想、設計,希望中華文化能夠在現代世界潮流中煥發青春,充滿活力地走向未來,卻肯定是炎黃子孫的共識。這共識源於一種與民族生存共始終的深層文化心理,即一種原始悠久深濃強固的“集體無意識”,這種“集體無意識”是任何政治分化、地域阻隔都無法消除的。因此,把統一的基礎放在文化上,更能找到一個普遍認同的層面,更能貼近民族的共同心理,也就更能提供一個廣闊的迴旋展開的餘地。它較之敏感的政治原則問題確乎“虛”一些,但對於打破目前的僵滯的局面卻恰好是上策良方。先在這“虛”的文化面上設法達成統一意識,那麼這種統一意識所催化的充分的精神── 心理交流便會建立某種共信乃至互信,同時輔之以經濟合作的強力拉動,再由此觸及政治層面的“實在問題”,所謂“由虛到實”,僵滯便有可能自然地,彼此都不傷面子地得到消解。當然,由文化到政治、由虛到實亦是由易到難。愈深入問題便會愈複雜,愈棘手,這就需要隨時採取靈活變通的策略。

 

四、全方位開展兩岸文化交流

從執政黨、參政黨、文化團契、教育團契、學術團契到各類社會組織,都應成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自覺積極力量,都應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來建構兩岸的和諧關係,培育兩岸的文化共識,整合與發展兩岸的統一力量。在這方面應該有具體的策劃和部署,有明確的重點和要求,切實有效地開展工作。例如基于中華民族的人文歷史與認祖歸宗的道統,應該更積極、更大規模地邀請台灣各方面人士到大陸參加公祭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伏羲、炎黃、孔子等的活動;應該做出更周到的安排,為台灣人士來大陸祭拜家族祖先提供最大的方便。再如兩岸的民間文化交流,應該遵循文化認同第一,商業利益第二的原則,盡量多開展公益性的文化活動,以從情感層面更有效地培育統一的意識。

 

五、加強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

台灣少數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璀璨文化的創造者,也是實現祖國統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有計畫地加強兩岸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是發展中華文化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粉碎台獨分子挑撥台灣族群關係、為統一制造障礙的陰謀,促進祖國完全統一的重大舉措。

 

六、文化統一工作以青少年為重點

祖國的未來在青少年,祖國統一的希望在青少年,統一工作的重點亦應在青少年,加強兩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應該是文化統一中國的重中之重。一般地講,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台灣的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祖國大家庭的文化認同、情感歸屬和老一代人相比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台灣的青少年中培育對中華文化的熟悉感、認同感、歸屬感、十分有利於形成他們對祖國大家庭的向心力。 應透過旅遊、教育、商貿等多種途徑與形式廣泛緊密地開展海峽兩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盡可能多地吸引台灣青少年到大陸來參觀學習旅遊工作,並透過贊成祖國統一的各界台灣同胞的教育與影響,增強台灣青少年對祖國的同胞誼、愛國情。

 

七、從文化角度揭露台獨之荒謬,粉碎分裂祖國的陰謀

六千年中華衣冠文物史,統一、和合一直為主流,即便在分裂時期也都共同承認一個中國,並力求統一。如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等,都是一個中國內的分治,並且每一個分治的區域都力求實現統一。歷史走到今天,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的統一,更是中華民族利益之根本,中華民族福祉之命脈。我們有一萬個理由維護祖國統一,沒有一個理由制造國家分裂。
在祖國母親身上割下一條臂膀,凡中華兒女,豈能容忍?
那個陳水扁,政治上分裂祖國,必成千古罪人;經濟上貪污腐化,全無道德操守;人格上背信棄義,實乃無恥小人。從文化的角度看,陳水扁正是愧對祖先的忤逆不孝之徒。但即便是這樣的不肖子孫,只要他能懸崖勒馬,幡然悔悟,擁護祖國統一,那么他今天採取這樣的正確態度,我想胡錦濤主席明天就可以和他握手,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也是中華文化的理念。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意孤行,分裂祖國的結果,只能造成中華民族的巨大災難,必將愧對我們的列祖列宗。
因此,凡我同胞,應立即達成文化共識︰
有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話多說,有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事多做。
不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話不說,不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事不做。

八、設立兩岸對等的民間文化交流機構與精心設計的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動。

目前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已有相當規模,但從為祖國統一發揮強大的文化凝聚力的角度來要求,無論是交流的規模、頻次、深度還是模式都還有待改進充實加強提升。建議聯繫台灣相關人士,設立對等的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機構,圍繞祖國統一大業,定期地開展主題明確的文化交流活動。

總之,建構兩岸和諧關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既需要對台獨分子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準備粉碎他們破壞海峽兩岸和諧,妄圖分裂祖國的陰謀,同時更要廣泛地開展正面的積極工作,盡量爭取更多的台灣人士維護祖國統一,最大限度地孤立極少數台獨分子。 對台灣“泛綠”民眾,我們既要曉之以民族大義,又要動之以同胞深情,而民族大義的樹立與同胞深情的培育均非文化莫能畢其功。 因此,文化統一中國的任務應該盡快擺上對台工作的議事日程。

談到台灣回歸祖國懷抱,祖國實現完全統一,每一個中華兒女都不能不充滿感動和激情。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詩言志,歌詠言,我這裡也情不自禁地賦詩一首,獻丑於大方之家︰

附︰相思我中華

從昆侖山到阿裡山,同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巍然屹立;

從揚子江到日月潭,同是祖國母親的乳汁,溫熱甘甜。

山山水水,血脈相連;

日日夜夜,夢繞魂牽。

情何依依,壯麗河山分兩岸;

淚何漣漣,骨肉親情隔不斷。

意難平,人有憾。

金甌缺,月未圓。

兄弟苦登高,遍插茱萸少一人。

姐妹恨別離,相思夢裡共嬋娟。

滔滔一海峽,那是祖國統一的紐帶,

泱泱大中華,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All Rights Reserved by macaoppnr